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category
tags
password
icon
每日工作平台Service now 有多了解,用过哪些模块,有没有深入分析其中,所以先简要介绍一下,后面的内容会以Service now的申请单或故障单为故事源
🤔 提到ServiceNow,大多数人对它的印象就是ITSM,即面向IT运维部门的“类ERP”系统,实际上ServiceNow经历了几次变化之后,早已不只是ITSM公司,目前ServiceNow具有一个Now平台(PaaS)与四大Workflows(业务管理应用)产品线
- ServiceNow起源,Peregrine与Remedy
ITSM的历史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Peregrine Systems公司在原业务网管软件发展受阻的情况下,在80年代后期开发了ITSM,1989年在Fred Luddy加入任CTO之后,Peregrine开始成为ITSM领头羊;1991年Remedy成立,开启了与Peregrine十年的竞争,2001年Peregrine以12亿美金的高价收购了Remedy,此后不久Peregrine因业绩造假,2003年宣布破产,Remedy以3亿美金卖给了BMC,Peregrine以4亿多美金卖给了HP,这也是ITSM Big 4中的两家。
- B/S时代兴起的红利
ServiceNow在成立时就选择了ITSM作为目标市场。当时ITSM领域的美国市场中已经存在了陪伴传统IT部署一路走来的“Big 4”——BMC、CA、IBM和惠普这四家IT管理服务技术厂商。ServiceNow的策略是专注云端,选择了B/S架构,以周为单位进行产品迭代更新,以Now平台为核心打造产品,是第一家ITSM云服务企业。
- 三位CEO的接力加速
2011~2017,在Frank在任期间,ServiceNow完成了在ITSM领域对Big4的超车,同时完成了产品线从单一的ITSM到ITOM等IT运维领域的延伸,成为IT运维领域的全球龙头。
同时,在2014年,便开始布局了非IT运维领域,提出了ESM解决方案(Enterprise Service Management Solutions),包括IT服务资源管理及人力资源管理、设施服务管理、现场服务管理等非IT类服务管理。
John Donahoe,从IT运维到Workflows
自2018年开始,公司从单一IT运维领域,提出了以Now平台为核心+多个Workflows的产品线的布局
McDemott
受益于公司Now平台+多个Workflows的清晰定位,在企业工作数字化转型的大趋势下,各业务增长顺利,已有的三条Workflows产品线均有所扩充,同时增加了面向开发人员与业务人员的Creator Workflows,定位为低代码/无代码开发平台,使得ServiceNow的市场空间天花板进一步打开
📝ServiceNow创始人Fred曾经描述企业愿景:“我在2004年创立ServiceNow时,愿景就是建立一个基于云的平台,让企业的每个普通员工能够基于这个平台,高效工作”。
ServiceNow的巨大成功是在企业战略愿景、时势、目标市场、历任掌舵团队的共同作用:
- 成立之初,看准B/S、云计算与SaaS的机会,直面Big4巨头的竞争;
- Now平台,让我们看到了不仅仅是平台化的口号,而是贯彻战略的执行力以及背后所付出巨大成本的决心,包括将不断并购的产品与技术在Now平台上重构。
- 围绕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大趋势,在“One code、One data model”的核心理念下对产品线的不断开拓;
- 并购策略清晰且坚定,始终以提升Now平台的技术能力为主要目标,每次收购都是为了将技术融入到Now平台中;
- 注重客户价值并坚持不懈开拓大客户,Now平台与众多产品的组合产生不断叠加的复合竞争力,客户复购率长期保持惊人的95+%;
- 美国的职业经理人文化,完美的三任CEO接力,将企业推到了千亿市值。
🤗总结归纳

参考文章
致谢:
众多研究ServiceNow的各个行业人士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