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category
tags
password
icon
转载
红安话中保留了大量的古语词汇。如“睏(睡觉)”、“熨贴(舒服)”、“末了(最后)”、“特如(故意)”、“潆(浇灌)”、“印(测量)”、“沁(渗)”、“捱(拖延)”等等。下面我来就几个特殊的例子来说一下:
壹
关于红安方言中的“耳”字:理与不理,主要是通过“听”和“看”来表达态度和意见。“看”和“睬”用眼,“听”和“闻”用耳。
耳,普通话读音为“ěr”,是听觉和平衡感觉的器官,通称“耳朵”,如耳聪目明、耳濡目染、耳目一新。“耳”可作名词,简单说就是“听”的意思,例如《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君其耳而未之目邪?”袁宏道《答王继津大司马》,“尝欲一见当今豪杰,耳其高论。”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阿宝》,“翁素耳其名,而贫之。
贰
翌日:第二天,红安话读di er。“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王安石待客》
叁
粳:本意为硬米,稻谷的一种。“粳香等炊玉,韭美胜炮羔。”——陆游《新凉》红安话中将名词作动词,形容米口感煮得硬。
肆
企:企鹅一词的来源,我个人认为是鄂东一派方言中的“企”字,意为站立,即“站立的鹅”,故红安方言中把站立读作“企”音“ji”。
伍
踞:“蹲”的意思。“振被执,令往松山说降。未至里许,踞地南向坐。”《明史》
陆
锨:红安话音“xin”,古代本意种植工具,红安话名词作动词,意种植,锨花、锨草。
柒
楏:种植,本意工具,红安话中名词作动词。
捌
扌寨:“提手旁”加“寨”,意为缝制。
玖
沕:沉没水中。“袭九渊之神龙兮,沕深潜以自珍。”古代读mì,而红安话读wu。

红安话中还有一些特定的俗语,比如:
红安俗语
1、 驴子不好埋怨轴棍。
2、 白日飘飘荡,黑了熬油亮。
3、 砍的冒得车的圆。
4、 耐不冬瓜和,捉到芦子磨。
5、 螺丝骨往外撇。
6、 扁鸡死了嘴巴子硬咒。
7、 板凳撞了色头包,冒么说头。
8、 虱多不痒,债多不愁。
9、天上讧架,地上要人和。
10、大人过生喝碗汤,细伢过生用芒杵夯。
11、不怕生得倔,就怕不信人说。
12、得人的相因——占便宜,贪便宜。
13、扯熄了人的秧——坏了别人的好事。

红安特色干菜:煨葫芦
清清的池塘水,古老而厚重的青砖瓦房半夜久久不能入眠的蝉鸣声一切都是乡村童年里最美好的回忆。关于红安方言里的童谣,就有如下:
红安童谣
1、紧致,疙致,一坨牛屎。
2、一个娃,真邋瓜;洗了脚的水搓糖粑。
3、我从来不扯谎,打个麻雀斤四两。
拑了毛,勒了屎,斤半还不止。
三张桌子的男客,两张桌子的女客,
骨头骨脑的还有砰碗巴。
4、鸦鹊喳,喳过河,对子喇叭对子锣。
人家结个新大姐,我啦结个癞痢婆。
5、张姑子牌,李姑子牌。
张大姐,送茶来。李大姐,送酒来。
茶也香,酒也香,十二个大姐排过江。
前头大姐骑白马,后头大姐骑水牛。
水牛过沟,过到泥丘。泥丘告状,告到和尚。
和尚念经,念到观音。观音射箭,射到老鴳。
老鴳扒墙,扒到舅娘。舅娘炒豆,炒到细舅。
细舅过河,捡个鸣锣。鸣锣一敲,捡个弯刀。
弯刀一拍,捡个湖鸭。
湖鸭散蛋,散一千,散一万,
散给爹爹奶奶宴口饭。
红安人对长辈的称呼也是有讲究的,常见的有:
普通话 | 红安话 | 普通话 | 红安话 |
妈妈 | 代或娒 | 爸爸 | 白 |
外婆 | 嗄嘎 | 外公 | 大嗄嘎 |
奶奶 | 倷 | 爷爷 | 爹 |
姑姑 | 该该或爷爷 | 爸爸的弟弟 | 父或爷爷 |
爸爸的哥哥 | 伯 | ㅤ | ㅤ |
有了方言便就有了浓浓的乡愁味,方言是一个不可磨灭的记忆,永远隽刻在我们的心里,关于你家乡的方言有什么独特之处呢?
作者简介
文章来源说明
🤔 一个简单的开头
- 问题、目标、人物、背景是什么?
为什么读者会对其有兴趣?
- 阻碍、努力、结果
展示你的主要成果
- 意外、转弯
说说你的故事
📝主旨内容
观点1
观点2
🤗总结归纳
参考文章
致谢:
有关Notion安装或者使用上的问题,欢迎您在底部评论区留言,一起交流~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