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的流氓劣根性,订阅或买断

代理商那边也是狗屁不管,卖卖这种软件真舒服,走个账目就行,一个版本更新就卖新的,代理商又挣一笔,厂家数据也好看,新增一个用户和客户,市场数据一直增加,面上多好看的数据啊,订阅更是把这个发挥到极致
软件的流氓劣根性,订阅或买断
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category
tags
password
icon
8月6日周五还是显示授权14天试用期,然后今天周一就显示0天 ,软件的流氓和劣根性真的是要天怒人怨吗
notion image
 
何况软件是已经买了授权了,并不是没有购买商业授权,只是授权文件一时半会儿没能从邮件里面获取到
代理商那边也是狗屁不管,卖卖这种软件真舒服,走个账目就行,一个版本更新就卖新的,代理商又挣一笔,厂家数据也好看,新增一个用户和客户,市场数据一直增加,面上多好看的数据啊
实打实的没人做,虚假的浮夸的一直无法根绝,劣根性一直存在,应该不只是软件行业吧
notion image
 
需要后台解锁~ 限定终端,这真是无所不用
notion image
 
坑啊 我怎么说续约一次就换一个版本呢,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添加许可证 直接跳转到官方网站购买,如此操行
 
notion image
 
软件的买断制改为订阅制的好处是 软件厂家的营收和代理商的数据蹭蹭的往上涨,特别是专业领域的软件,非用不可,绑定绑死,不给活路和迁移的可能
 
2021年Notability
使用iPhone、iPad的用户对Notability这款应用不陌生吧,作为一款功能丰富的买断制笔记应用,Notability在用户中的口碑相当不错,笔者也购买了这款软件。不过就在近日,Notability在本次更新后就取消买断制,改为订阅制,让老用户极其不满,该话题直接冲至微博热搜。
一款非常知名的付费笔记App“Notability”就在一次更新后宣布取消买断制,改为订阅制,结果引发老用户不满,怒喷其吃相难看,甚至被骂上热搜。Notability软件当时宣布放弃买断制,改为免费下载+订阅制,一年收费80元,而此前曾买断的会员仅仅是获得了一年免费会员。
此举导致大量老用户刷差评,并在网络上攻击该软件,随后官方也意识到了严重性,出面道歉并宣布,将在下个版本还给老用户终身订阅。
现在,Notability已经推送了11.0.2版本,更新日志指出:所有在2021年11月1日转为订阅之前购买Notability的用户,都可以终身使用所有现有的功能和以前在该应用中购买的任何内容。
但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已经有不少用户被激怒而转向其他软件。
在Notability改为订阅制被骂的当天,Notability最大对手之一Goodnotes就火速推出了优惠活动,仅需半价25元即可终生买断App,并且其中所有功能都可以免费使用。
当时有不少Notability老用户已经表示转投了Goodnotes阵营。
Notability是一款热门的笔记应用,在苹果App Store效率软件排行榜中位于第三,仅次于百度网盘和WPS。因为适合在平板上书写和画图,一度被称为学生党、工作党的“办公神器”。
11月2日,Notability推送了最新版本。新版本中,收费模式由原来60元左右的一次“买断制”变为80元的年费“订阅制”。开发者表示,在“买断制”时期购入的消费者可以享受订阅权益一年,而后需要重新充值订阅。
网友纷纷表示Notability不但没有提前告知,而且严重侵害了老用户的权益,“自己买下的东西却还要再花钱是什么道理?”此举被网友描述为就像买了房、买了衣服,使用的时候被通知还要交租金。
惹“众怒”后,11月3日早晨,Notability发文致歉,并在11月3日上午冲上微博热搜榜第一位。
“买房”了还要交“租金”?
公开资料显示,Notability上线至今已有11年,此前一直推行的都是“买断制”,购买后即可使用Notability全部功能。过去几年来,它的价格一度水涨船高,最高曾涨到78元,但仍是App Store中最畅销的付费应用。
老用户为何不满?这里需要先了解一下APP的付费模式。常见的应用付费模式分为两种:买断制和订阅制。大部分收费APP采取的是买断制,一次购买可终身使用全部功能,比如另一款热门手写笔记应用GoodNotes;订阅制则需要按月、季度或年度付费,比如Apple Music。
许多Notability的老用户认为,自己曾经花钱买断过APP中的所有功能,但平台却在用户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将收费模式改为订阅,这意味着之后每年都需要交80元才能正常使用App的全部功能。否则,就只能像免费用户一样,只能使用部分基础功能。
尽管Notability表示,原先已购买了该软件的老用户可获得一年免费订阅的服务。不过,从目前的舆情来看,大部分用户并不买账。不少用户在微博相关话题下评论:“吃相难看”、“买了房还要交租金”、“耍流氓行为”,要求Notability退钱。
对软件开发者而言,比起一次性低价购买,持续性的订阅制付费能够增长收入,但在用户看来,从买断突然转向订阅制,某种程度上是对曾经买断付费老用户的一种不公平。甚至有人担心,长远来看,一旦有App开启了这一个先河,以后的买断制App会不会全部学它突然变卦?
在苹果App Store上架的应用软件,苹果公司是否具有对其的平台监管职能呢?
在公开的《苹果应用商店审查指南》中,第 3.1.2(a)条明确提到了,“如果要将现有app更改为基于订阅的业务模式,您(软件开发者)不得减掉现有用户已付费购买的主要功能”。
根据这一点,一位来自上海政法学院的同学拨打了苹果的客服电话。苹果公司表示,苹果的审查条款只是给应用软件上架的指南,并没有违反规定的后续处理。苹果将收集材料向总部反馈,积极联络Notability的制作方。
惹“众怒”后,开发者火速道歉
11月2日晚,备受争议的Notability软件开发者删除了改变付费机制相关博文。
11月3日早晨,Notability发文致歉。
Notability已经向用户发送邮件,并在官方博客平台宣布,将针对此次事件推出更新版本。
我们是一家小公司~ 大公司的吃相也不见得多好
notion image
断变订阅,这个背刺老用户的应用从排名第一被骂成了热搜第一
Notability 曾经是一款一次性买断制应用,60 块钱付费终生使用,但在 11.0 版本中改为了免费下载 + 年费订阅制。。。
世超虽然不怎么用 Notability,但是作为苹果生态中的老牌笔记应用之一,一直都听说过它的大名,无论是世超在美国的朋友还是学生党,几乎都用过它。
虽说这么一改有点过分,但是现在的大趋势就是订阅付费制度,要不然没法赚钱,所以世超表示也能理解。
可就在世超逛知乎的时候,发现它竟然冲到了热榜第一的位置,点进去一看才知道,原来你个浓眉大眼的 Notability 也叛变了。。。
 
这样的事情并不是个例,但其他开发者并没有因此把老用户赶尽杀绝。
比如另外一款经典写作工具 Ulysses 在前几年也从买断制改为了订阅制,一年 218 块钱。
理由也很简单,没钱了,要恰饭的嘛。
虽然这一做法引起了国内外许多用户的不满,但 Ulysses 选择推倒重来,下架旧版并上架新版应用。
已经拥有旧版应用的还可以使用,但官方会停止维护更新。,要是喜欢用的话就订阅新版,同时老用户也给你打个折,一年 163 块钱。
虽然这一做法引起了国内外许多用户的不满,但 Ulysses 选择推倒重来,下架旧版并上架新版应用。
已经拥有旧版应用的还可以使用,但官方会停止维护更新。,要是喜欢用的话就订阅新版,同时老用户也给你打个折,一年 163 块钱。
相比较 Notability 的做法,Ulysses 至少不会砍掉付费老用户本来的权益,而是全部从头开始。
国内也有类似的事情发生,比如主打精准预测天气的软件彩云天气。
彩云天气最开始也采用了买断制,Pro 版本需要付费 6 元,后来随着资金不足等压力还是改为了订阅制。。。
但彩云天气表示,已经购买了 Pro 版本的用户仍然会拥有目前的权益,如果你喜欢后面的新功能,也可以继续订阅支持一波。
彩云天气后来也调整过订阅方案,彩云天气的 CEO 还专门在版本更新说明里写了很长的一段话来解释为什么要这样做,以及老用户的权益不会受到影响等等。
彩云天气的解决方案是世超认为比较合理的,因为它在推出订阅制的基础上,保留了买断制用户的权益,不会出现进退两难的情况。
其他应用软件也都有合理的方案来中和价格与功能,比如经常与 Notability 进行对比的笔记应用 GoodNotes 5。
之所以这款应用后面有个数字 5,是因为它没有采用传统的更新方式,而是会隔段时间直接推出一款船新的应用,并继续采用买断制付费,一口价 50 块。
就算它每年推出一款新的应用,那么五年也就 250 块,而且每次都相当于所有用户都回到了同一起点,需要重新买断才能使用新版 GoodNotes 。
这个方法其它应用也用过,曾经的 iOS 第三方微博客户端墨客就陆续推出了三代,但后来墨客 3 也转为了订阅制。。。
上面说了这么多应用的付费方式,无非就是在老用户已经买断的情况下,开发者该如何想办法继续盈利。
Ulysses 选择推倒重来,但旧的你也可以留着;彩云天气在推出订阅制的基础上保留买断制用户的权益;GoodNotes 干脆直接更新换代,一直买断一直爽。
而 Notability 选择走了最窄的一条路,既转为订阅制度,同时还砍掉了付费老用户的已有权益。。。
只能说 Notability 活该,这波弱智操作活活把自己的口碑给玩没了。
买断制不挣钱是事实,所以转为订阅制是一个更适合长远发展的方案。
要是你想一个相对合理的方法,或者和大家讲清楚自己为啥要这样做,那么用户和消费者不会无缘无故骂你。
但 Notability 不仅伤了老用户的心,还让自己的口碑狂降,现在官方博客都是用户表达不满的评论。
https://www.abxm2.com/fuck-subscriptions 2022 年软件市场订阅现状
软件订阅已经成为趋势,越来越多的软件前赴后继的改为了订阅。这背后也许不需要什么推手,利润,利润会出手。 通常,我不喜欢订阅软件。软件订阅不像杂志订阅,你可以保留已收到的期刊,你停止订阅后,报社不会来你家把期刊杂志带走。如果你停止支付软件订阅费用,软件将停止工作。
最根本的问题在于软件不适合订阅,为什么说不适合呢?因为软件的核心卖点是唯一的,我买一个文本编辑器,我就是用来写字的。我买一个播放器,就是用来看视频的。软件吸引用户的点是唯一的,并不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改变。20年前的Microsoft Word和今天的Microsoft Word的核心功能并没有改变。
软件订阅制完全就是笑话。

为什么讨厌订阅?

👉
订阅制是真的恶心,恶心的地方在于定价有严重问题,订阅模式的定价和其诞生之初的理念相违背。
订阅模式的好处是降低了用户使用软件的价格门槛,尤其是比较贵的专业软件。
但实际情况相反。本来买断软件需要200,那么订阅可能50/年比较合理。但现在直接200/年的订阅价格,订阅价格并没有比买断便宜。要不然就搞那种也是特别恶心人的,50/月,你说你是按月订阅还是按年订阅?用户没有选择。
我们来看一个真实的例子。Pixelmator Photo,这个修图app的价格是7.99美元,后面改成了订阅制,每月4.99美元,每年27.99美元。订阅的价格本身比买要贵了很多,也就是说租比买要贵,那这样用户能接受吗?接受不了。因此改成订阅的同时,app保留了买断的选项,但价格变为59.9美元,你看,这样是不是订阅比之前划算多了?买断的价格从7.99飞升到59.9,这价格是翻了多少倍?
软件改成订阅后对用户有两个主要影响:
  1. 使用app的成本暴涨,价格变贵的同时
  1. 用户被捆绑,需要持续不断为之付费

订阅还是买断?

买断。
这完全不需要犹豫,订阅,300/年。大版本 300/个,假设三年一个大版本,100/年。而且不升级老版本可以继续用,只是没有新功能。话说回来现在多少软件后出值得升级的新功能?很多软件的功能就那样,核心功能是不变的,后面添加的功能也是小打小闹。
来聊聊你买断过的好 App?
有一种说法是这样的:应用的订阅制更具「服务」属性,而被买断的应用则更具「工具」属性。其实服务和工具的属性界限有时也相当模糊,不少应用从开发成本考量将买断制改为订阅制,也有部分应用同时提供买断与订阅两种方式。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大方购买工具和放心订阅服务都由用户自由选择。
本期一派,我们就一起来聊聊那些被你买断过、使用过、肯定过的好应用:
  • 当初为什么想要买断这款应用?
  • 这款应用的哪些优点让你感觉「值回票价」?
  • 你还在继续使用这款应用吗,还是有了更好的替代品?
 
买断制与订阅制
notion image
订阅制作为一种广泛存在的付费方式,已经普遍存在于我们的互联网生活中。在中国,我们一般把这种付费制度叫做“会员”,从经典的 QQ 会员和各种“钻”,到优爱腾与 B 站等流媒体视频,以及网易云音乐、Apple Music 等流媒体音乐,如今的互联网用户,谁还没几个会员呢?
软件服务交易曾广泛采用买断制而不是订阅制。在网络服务远没有今天发达的时候,软件的分发出售都采用实体介质,如光盘、软盘、游戏卡带等。一次性支付的传统交易方式更容易让人接受,也更符合实际。
notion image
我们熟悉的微软各版本 Windows 操作系统、Office 办公套件,以及各种单机游戏,都在采用买断制。只需一次购买,就可以获得这些产品的永久使用权。采用买断制的软件服务商,一般会在一段时间之后推出大版本更新或附加内容(如各种 DLC),刺激后续消费。
软件的订阅制服务则是近几年才进入我们视野的。它本意上是一种双赢,用户定期支付的订阅费用,为开发者提供了稳定的现金流,用以长期的更新与维护,可以视作为未来付费。这类软件一般也会提供免费使用期或功能有限的免费套餐,相当于降低了门槛,更方便用户体验。
飞速提升的网络速率,日渐提高的版权意识与消费水平,为订阅制软件服务提供了基础,许多服务商也在纷纷向订阅制转型。微软 Office 在坚持发行买断制版本的同时(如最新的 Office 2021),也提供 Office 365(现 Microsoft 365)订阅服务,Adobe 家族的 Photoshop、Premiere 等主力生产力套件已基本采用订阅制(VIP 和 ETLA),轻量化的 Element 版本以及 Acrobat Pro 等则继续提供永久授权(CLP 和 TLP)。

如何看待 App Store 上越来越多的软件从一次买断制转为订阅制的现象?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3783684

最近 Day One、Ulysses 等 macOS/iOS 重量级软件纷纷转为订阅制,这让已经花不菲的价钱购买过这些软件的用户如何看待?
分析那么多好处。。还不是因为订阅制赚钱。。。
真以为商家那么好心那么负责。。

转型订阅制策略奏效,Adobe 获利翻倍

Adobe 是成功的从买断制转为订阅制的企业,Adobe 在买断制时期,一套软体的售价动辄上万元,用户购买的高门槛,导致市面上有许多盗版软体出现,而且有一部分的用户通常不会再额外花钱更新软体,也让安全性出现漏洞。
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Adobe 在 2012 年转型,把旗下的产品全面改为订阅制,用户订阅单一产品的年费约为买断产品的三分之一。对用户来说,儘管年租价格没有特别便宜,不过确实降低购买门槛,而且可以选择月付的方式,不只价格大幅降低,不想用就能够取消订阅,挖掘了潜在客户市场。同时也能兼顾软体更新,让用户能够使用最新版本软体,补足安全上的漏洞。
而对于 Adobe 而言,订阅制服务不只创造后续稳定的现金流以及经常性收入,透过云端服务以及数据分析,也能更精準掌握使用者体验,并且提供用户更多的服务内容。
观察 Adobe 转为订阅制服务后的营收,2013 年营收较 2012 年下滑 8%,税后净利下滑 65%。不过经过两年阵痛期后,Adobe 营收在 2015 年超越 2012 年的水準,并且每年营收维持超过 20% 的成长率,订阅制已经成为 Adobe 主要的成长动能。

撑过阵痛期,讯连订阅制效益即将发酵

看到订阅经济的发展潜力,讯连也在去年开始转型,将其下软体服务转为订阅制。讯连过去的产品都是走买断制,营收很大一部份来自于 B2B 市场,也就是与电脑品牌厂合作,在电脑中直接绑定讯连的软体服务。
不过讯连其实在 2013 年就已经开始关注订阅制,直到去年 3 月,讯连开始做出尝试,将手机 App 版本的威力导演、相片大师等软体转为订阅制,而后 9 月在主力产品──PC 版威力导演推出订阅制服务,目前手机软体以全面改为订阅制,PC 版本则以买断与订阅并行。
以 PC 版本的威力导演价格来看,改为订阅制后,年缴方案为 1,980 元,为买断制价格 3,980 元的一半,降低用户购买服务的门槛。除此之外,为提升用户订阅的意愿,订阅用户上,不仅可以使用更多的影音特效,且每个月更新资料库内容,同时也能使用最新版本的软体,相比之下,买断制用户需要额外花费购买新版本软体。另外,与 Adobe 相同的是,讯连也指出,因订阅制需要用户注册,这可以更了解用户的族群,也能够掌握用户使用习惯与数据,可以达到更精準的行销,也能够改善用户体验。
在讯连转型订阅制后,因平均单价较买断低,短期营收受到冲击,今年上半年营收 6.76 亿元,年减 15.54%,EPS 1.74 元,较去年同期 2.13 元衰退。不过讯连董事长黄肇雄指出,订阅制因为是将一次性的收费分摊在每月或每季认列,对于单月营收可能造成冲击,不过只要撑过 2 年的阵痛期,订阅制将成为营运成长动能,而目前订阅制表现良好,预估在第四季已经可以开始产生循环性营收。
以讯连公布的第二季法说会报告,截至 6 月,PC 版的活跃订阅客户已经有 36,476 人,预估到今年底将有超过 58,000 的订阅人数,其中有 86.8% 的 PC 活跃订阅客户属年租型,以循环重订阅比率为 65% 来计算,预估 2020 年可产生超过 6,400 万的循环性收入,而且订阅人数将持续增加,成为讯连未来主要的成长动能之一,而且未来随讯连将推出 iOS 版 App 以及 Mac 版本软体,有利于推升订阅用户成长。

买断制为主,实威着重售后服务

虽然订阅制已经成为趋势,但仍有企业以买断制为主,代理 3D 软硬体代理与整合服务厂商实威,是 Solidworks 在台湾的独家代理商,营收占比约有 8 成来自软体销售及服务,虽然 Solidworks 在国外已有订阅制版本,在台湾目前仍以买断制为主,不过 Solidworks 每年的版本升级以及实威自家的顾问服务为实威带来稳定的现金流。
相较于 Adobe 或讯连软体除了企业用户外,还有一般消费者,Solidworks 用户主要以企业为主,属于较为高价位的专业应用转体,一套 Solidworks 的买断费用依照版本不同,价格在 25 万至 45 万之间,而且因软体不好上手,需要有教育训练,以及与 ERP / CRM 系统串接,才能整合设计到生产的流程。
除此之外,Solidworks 平均每年都会推出一个较大的升级版本,也需要有新功能的教育训练,或是替客户整合现有工具、排除问题等,因此即便是软体採用一次性卖断,但实威还有升级维护以及顾问服务,能够创造稳定的营收来源,而且因毛利率高,也是实威目前获利主要来源。目前既有客户软体升级的比重已经超过六成,顾问服务营收占比持续提高。为此,实威指出,不断拓展业务及工程团队,提供客户即时的技术支援,与客户建立长期稳定的关係,才能维持软体升级及顾问服务两大业务持续成长。
从讯连跟实威的经营模式可以看的出来,不管是订阅制或者买断制,维繫与用户的深厚关係,即时掌握用户的使用体验,提供更好的服务,增加客户满意度,才能提升用户的黏着度。
尤其,订阅制能够为公司带稳定的收入,而且降低用户购买门槛,但是长期来看,用户的使用成本增加,如何说服用户持续订阅,强化软体竞争力以及客户的黏着度就更显重要。黄肇雄指出,转订阅制成功的要素,除了产品要具备吸引力之外,也必须有配套措施,例如威力导演每个月都会提供订阅用户免费的新功能,或提供更多加值服务,增加用户续订的动能。
 
专业领域必须用的特定软件就不存在你买不买的问题,而是你怎么买的问题~ 如何平滑过渡的问题
 
上一篇
90 00开始开始改变社会风气和规则?
下一篇
手机地震预警怎么开?
Loading...
2024-12-1
最新发布
拓展坞导致显示器黑屏的全面解决方案
2025-4-17
安全警告:不受信任的服务器证书 由于无法验证证书, Zoom Rooms无法连接到 zoom.com.cn(签发者: DigiCert Global G2 TLS RSA SHA256 2020 CA1,错误代码:5
2025-4-17
Windows 12 Legacy Edition:经典与创新的界面融合
2025-4-17
Zoom rooms 无法正常工作如何处理SSL/TLS证书验证失败问题
2025-4-17
微信AI助手「元宝」正式上线!这可能是你2025年最该置顶的“好友”
2025-4-16
如何解决农商银行网上银行加签失败(错误代码:-20005)的问题
2025-4-16